少数民族史诗最著名的便是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目前搜集到的有200余部,100多万行,1000多万字,分为分章本与分部本两种,部分整理本已出版发行。史诗通过格萨尔王不畏强暴、征战四方、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热情讴歌藏族人民向往光明、坚持正义、勇斗邪恶的斗争精神;通过对藏族人民心目中理想王国的描绘,抒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反映藏族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及坚毅、刚强、九死不悔的高尚品格。格萨尔是史诗着意刻画的人物,一个集现实英雄与神话色彩于一身的雪域高原特有的伟岸形象,他具有非凡的本领与智慧,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刚强剽悍,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变幻身形,有悲苦的童年、失误、缺点,也需要爱情。史诗散韵结合,以说唱为主,唱词多采用鲁体民歌格式或自由体格律,并运用对偶整齐的民谚和赞词,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除藏族地区外,史诗还在蒙古、土、纳西、裕固等民族中流传,同时在蒙古国、不丹、格萨尔千幅唐卡祁继先摄影拉达克等国家和地区也广为流传。《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仲堪”在中国的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藏地农村、牧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艺人在说唱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或焚香请神,或对镜而歌,说唱时头戴作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种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同其他民间艺人不同,《格萨尔王传》的说唱艺人否认师徒相授、父子相传,认为说唱史诗的本领无法传授,也学不了,全凭“缘分”,靠“神灵”启迪,是“诗神”附体,一代又一代说唱艺人的出现,是与格萨尔大王有关的某个人物的转世。从艺人类型看,有“神授”说、“托梦”说、“圆光”说、“伏藏”说等多种形式。这些观念与藏族传统文化“灵魂转世”、“活佛转世”的观念一脉相承。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格萨尔王传》传唱艺人有桑珠、次仁占堆、才让旺堆、达哇扎巴、阿尼、王永福、吕日甫、罗布生。该史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玛纳斯》目前最完整、最生动的唱本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民间艺人玛纳斯奇尤素甫·玛玛依演唱的8部《玛纳斯》,长达20多万行。史诗叙述了以玛纳斯为首的8代柯尔克孜英雄的业绩,他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叱咤风云,洋溢着为民族生存与发展勇闯刀山火海的英雄气概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史诗采用夸张手法,充满奇特想象,营造出人间与超人间交替的意境,富于感染力。史诗由民间艺人“玛纳斯奇”演唱传承,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中,也流传于俄罗斯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居地区。该长诗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玛纳斯》传唱艺人有尤素甫·玛玛依、沙尔塔洪·卡德尔、买买提阿力·阿拉马提。
《江格尔》篇幅宏大,故事繁复,内容广博,反映了从它产生到被记录前蒙古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愿望。目前已搜集到60多部,10万余行,描述了数十场征战,情节曲折、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塑造了100多个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形象各具个性,尤其是江格尔与洪古尔,形象鲜明伟岸,给人印象深刻。语言优美传神,音韵和谐,具有浓郁的草原音韵美。风格粗犷遒劲,奔驰的骏马、剽悍的人们、正义与邪恶的激战撞击出串串火花,草原特有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夸张的草原游牧生活描写,洋溢出浓郁的民族特色。《江格尔》最初形成于13世纪我国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地区的土尔扈特部,后向和硕特、厄鲁特、杜尔伯特诸部流传,17世纪流传到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和土瓦,阿尔泰边缘地区以及蒙古国境内也有流传。该长诗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江格尔》传唱艺人有加·朱乃、李日甫、夏日尼曼。
资料来源:《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贡献》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