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概览
前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概况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由于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的8.49%。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中国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保护少数民族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切实成效。
第二章 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一、语言文字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文字形式多样。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使用人口约6800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5.5%左右,归属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5个语系。
中国政府重视立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积极培养了由各民族知识分子组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家队伍,成立了一批相关机构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规范、创制、编译、出版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中国已制定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等文字编码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应用于少数民族文种的网站或网页建设。中国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重大会议上,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同声传译和文件翻译,切实维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权益。
二、宗教信仰
老东巴在传授东巴经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信仰。一些少数民族还信仰萨满教、东巴教、苯教、毕摩教等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而形成的宗教信仰,对各民族社会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风俗观念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三 、文学
柯尔克孜老人在吟唱《玛纳斯》史诗
少数民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民间故事、民歌、小说、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民族特色浓郁、异彩纷呈,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审美理想,共同构成了一座精彩纷呈的中华民族文学宝库。千百年来,它以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优美动听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传承文明、美育后代的功能。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都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学,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 、戏剧
藏戏——格萨尔王
中国各少数民族有丰富的传统戏剧,其中发展较成熟的剧种有藏戏、维吾尔剧、蒙古剧、壮剧、傣剧、彝剧、苗剧等20多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由民间歌舞或民间说唱发展而成,有的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有的用汉语方言演唱,戏剧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弦乐、簧管打击乐器伴奏。
藏戏、山南门巴戏、壮剧、侗戏、布依戏、彝族撮泰吉、傣剧、佤族清戏、白剧等少数民族戏剧剧种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音乐
蒙古族长调
中国少数民族都有自己风格独特的音乐,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被称为“歌海”、“音乐之乡”。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歌声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他们在放牧的时候高歌,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快乐歌唱,他们在婚礼上表达爱情,他们在思念故土时唱出悲伤。
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达500余种,有拉奏、吹奏、弹奏和击奏等类别。这些各有特色的乐器演奏又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乐曲类型,比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土家族的“打溜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还有苗族、壮族、彝族、侗族、瑶族、拉祜族的“芦笙乐”和“铜鼓乐”也非常有名。
六、舞蹈
鄂伦春舞蹈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一直保持着歌、舞、乐三者结合的特点,表演形式以歌舞、跳乐、鼓舞、道具舞、以乐伴舞为主。人们劳动、生活、狩猎、战争、祭祀、娱乐、爱情等重要活动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以此抒发情感和传承知识,大体可分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礼仪舞蹈、民族历史(生产劳动)传衍舞蹈等种类。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普查,中国民间舞蹈种类有1000多种,其中少数民族舞蹈占50%左右。很多少数民族舞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藏族锅庄舞、苗族芦笙舞、朝鲜族农乐舞、彝族葫芦笙舞等。
七、美术
藏族热贡艺术
中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都有其古老的渊源,各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它们多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著名的纳西族的东巴艺术遗产、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遗产和广西壮族铜鼓文化遗产等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八、古籍
傣族贝叶经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本民族文字记录与传承的古籍。二是用非本民族文字记录的历史文献。三是历代口口相传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材料。其中,尤以满、藏、维吾尔、蒙古、柯尔克孜、彝等民族的古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中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30个州、地、盟(含县)建立了民族古籍整理的工作机构,有14个民族建立了跨省区协作组织。少数民族古籍专兼职人才5000余人,组织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据不完全统计达千万余种,并公开出版5000余种。
九、节日
开斋节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中国少数民族有民间节日2000多个。数民族的节日文化,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时令历法、美歌美舞、美人美服、美酒美食和日常生产生活风俗,同时又受到汉族的深远影响。流传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群众最重视的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中国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少数民族遵照本民族的传统习惯欢度节日,国家则按各少数民族的年结习俗安排假日,并供应节日特需品。藏族有藏历新年、“雪顿节”,回族、维吾尔等民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傣族有“泼水节”,彝族有“火把节”等。
十、服饰
苗族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分布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以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温热多雨,山地丘陵相间,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生活在高原草场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体现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十一、饮食
满族传统饮食“八碟八碗”
中国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差异,其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各民族在各种饮食场合都很讲究敬老礼仪,重视和谐热烈的气氛。
中国少数民族风味食品有上千种。满族的萨其玛,这种来源于满族搓条饽饽的糖缠是满点文化中脱颖而出的一种风味糕点。蒙古族的奶茶是在多食牛羊肉的大草原上极助消化的精品饮料。油塔子、圈饼、馓子则是回族精心制作出来的香热可口、便捷快餐的通用面食。维吾尔族的烤馕是适应绿洲游牧生活、沙漠行走的方便饮食。藏族人吃糌粑、风干肉条,喝酥油茶,也是适应高原地理气候的生活习惯。这些风味食品不仅有一方风味,更有一族风情。
十二、建筑
侗族鼓楼
少数民族建筑是在适应当地特有的环境与文化而创造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形态,主要由民居、宗教建筑和公用建筑等组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民俗性、地域性。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科学技术等对建筑有所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仅是民众生活的场所,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反映着特定民族的社会观念、审美观念。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等,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十三、科学技术
藏族天文历算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在天文学、社会科学、农学、医药学、印刷术、纺织术、冶金铸造、机械和建筑等方面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宝库。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所有成果,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在其中所做的贡献,不但保存在现今的民族中,而且融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
十四、医药
维吾尔医药
中国少数民族先民利用当地动物、职务和矿物等天然药物资源防病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与自身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独特医药理论体系,为本民族的繁衍生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各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各民族传统医药发展水平不一致。其中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吾尔医药学、傣医药学这四大民族医药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拥有大量完整的医药学历史文献和专著,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十五、传统体育
朝鲜族跳板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发展出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较强的竞技表演性、娱乐观赏性和强身健体作用,在宗教仪式、喜庆丰收、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共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蒙古族摔跤、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维吾尔族“达瓦孜”、朝鲜族秋千、回族木球、傣族跳竹竿、羌族推杆、苗族的射弩、满族的珍珠球等体育活动至今仍在民族地区广泛流传。
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中国政府为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两项民族文化活动是国家法定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对于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深受各民族同胞的喜爱。
一、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文艺盛会,自1980年起至今已在北京成功举办四届。共演出358场,上演137台剧目,演职人员累计2万人,观众人数累计约100万人。参演剧目由全国各省、区、直辖市报送,剧目形式有综艺晚会、歌舞诗、舞剧、歌剧,交响音乐会、交响音乐会、音乐剧、杂技剧,以及少数民族剧种。会演活动的举办对于收集、抢救、整理、展示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歌舞戏剧节目,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起到实际成效。
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体育盛会,自1953年起至今已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西藏(分赛区)、宁夏、广东、贵州等地举办了九届。每届运动会设10余项竞赛项目和近200项表演项目,来自56个民族的累计230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由各省、区、直辖市组成的观摩团、以及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代表、中外记者等累计2万余人参加了运动会。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等特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束语
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复杂多样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的生产活动、精神活动、道德观念和文明成果。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识、共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恒久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