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维吾尔族自娱性民间舞蹈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等三种类型。自娱性舞蹈中最常见的是“围囊”,“围囊”一词维吾尔语意为“玩吧”、“跳吧”,是各种场合随意跳的自娱性舞蹈的泛称。
“围囊”形式自由,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和上曲调的节奏就自由起舞,尽情发挥。围囊虽属自娱性舞蹈,但带有表演性,其中不乏精彩的表演,人们在跳舞时多用“赛乃姆”的曲调,其节奏平稳且又非常丰富,所以人们又把这类舞蹈称作“赛乃姆”,于是“赛乃姆”就成为自娱性歌舞中表演成分较多,又有一定规范的舞蹈形式。
“赛乃姆”是表演性较强的自娱性歌舞,保存了西域乐舞的诸多特点,像“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打指”(两指弹响)拍掌以及在快速的动态中戛然停止,属于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形式,在新疆各地普遍流传。
赛乃姆的风韵与音乐的地区风格关系密切,从而形成南疆、北疆、东疆三种类型。
(2)维吾尔族礼俗性民间舞蹈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属于礼俗性的有:用于迎宾、欢庆礼仪的“夏地亚纳”;宗教仪式节日活动的“萨玛舞”;喜庆、婚礼中的“纳孜尔库姆”;按照刀郎习俗进行的“刀郎舞”等。刀郎地区在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丝绸古道上,自古盛行歌舞,文化上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伊朗等文化的影响,这类舞蹈保存了古代维吾尔族宗教、礼仪舞蹈以及西域古代鼓吹乐的表演形式。
“刀郎舞”流传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刀郎”,是维吾尔语的音译,记录了古代西域民族的融合与塔里木盆地维吾尔化的过程,由于汉语读音不同,而有多朗、多浪、刀朗、多兰、都兰、朵兰的记法。“刀郎舞”保存了古西域乐舞风习,积淀着绿洲文化的特点。刀郎舞的动律特点是“滑冲”与“微颤”,贯穿于刀郎舞的所有动作与技巧之中,使缓慢动作沉稳、充实,快速动作热情洒脱,技巧动作更为豪放有力。从而体现出既有农耕生活稳定、延续、细腻的特点,又有草原生活的粗犷、古拙与强悍的风格。舞蹈结构完整、动作规范、表演性强,反映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融合后,形成了兼有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西域乐舞特征的绿洲文化。
(3)维吾尔族表演性民间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张涛摄影
维吾尔族表演性民间舞蹈可分为徒手和使用道具两类。徒手表演的如“纳兹尔库姆”、“描眉化妆舞”;使用道具表演的如“盘子舞”、“击石舞”、“灯舞”、“萨巴依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动律、舞姿以及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伴奏音乐中多用切分、附点的节奏,在弱拍处常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突出舞蹈的民族风韵。微颤,是维吾尔舞蹈中常见的动律,膝部连续性的微颤和变化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连续性微颤的动律多见于平稳节奏的表演中。舞姿造型昂首、挺胸、立腰,是舞姿的基本特征。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腕、膝部直至脚步动作的充分运用,使其动态多样,造型优美;表演时再配合各种眼神,“移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从而形成热情、乐观但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这一特点在“赛乃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回族民间舞蹈
回族由于宗教观念的影响,生活中自娱性舞蹈活动并不多,只在婚礼上有些歌舞形式。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些民间舞蹈中,主要形式有:源于武术的“耍场”、“踏脚”;源于宗教习俗性的“汤瓶舞”、“口弦舞”;源于喜庆活动中演唱的“宴席曲”等,“宴席曲”属于跨民族的舞蹈形式;带有创造性的形式有“沐浴舞”、“花儿与少年”等。此外,和汉族杂居地区的年节中,有些回族也跳汉族的民间舞蹈,如辽宁沈阳回族的“小鼓高跷”、四川松潘的“回族花鼓”等。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传统的《回民秧歌》的产生及流传有300多年的历史。回族民间舞蹈张涛摄影
3.塔吉克族民间舞蹈
塔吉克族在帕米尔高原生活环境和西域传统文化的侵染下,通过特有的节奏、动律、形态体现,其舞蹈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竞技性的即兴舞蹈形式“恰甫苏孜”、以民乐伴奏或民歌伴唱的自娱性舞蹈“买力斯”、用“热瓦甫”伴奏的特定舞蹈形式“拉泼依”、手持波斯式长型弯刀的单人表演性舞蹈“刀舞”、舞者腰系马形道具,模仿马的动态来赞颂马的顽强精神的“马舞”等,风格别致,表演质朴无华。
资料来源:《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贡献》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