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刀又称“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种类繁多,工艺独特,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2006年,阿昌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热
用机器将钢板锻成长条,形成初步的形状,再放到炉火中加热,里外都要烧透,使之变软。
锻打
小锤锻打进行修饰,边打边观察,不到位的地方再烧再打,力求各个部位都恰到好处。
开口下料
将过长的部分减掉,刀头是平还是尖便取决于这一步。
淬火
磨成刀坯后,再蘸水淬火。淬火技术要求很高,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淬火技术的高低。有一种薄韧可弯的背刀就是蘸水后经过香油回火,反复加工制成的。
打磨
刀型修整完毕,用砂轮打磨掉刀身上的氧化层,去掉一些毛糙有瑕疵的地方,并进行开刃。
雕花
阿昌刀匠们喜欢在刀面上镌刻“龙飞凤舞”、“猛虎长啸”、“东方日出”等风格多样的图案。
做柄
最后,用木、皮、银等原料制作出刀柄、刀鞘,嵌上各色各样的装饰,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阿昌刀成品展
阿昌人继承和发展了明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刀具,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
种类多样
村寨之间分工较细,各寨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整个户撒地区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它的车间,各以一种刀的产品闻名。
阿昌刀表演
阿昌刀工艺精湛,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尤其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阿昌刀是男子纵情歌舞必备的道具。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