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姜天骄摄
文物凝固下来的,是活生生的历史。通过文物的“述说”,人们可以穿越时空阻隔,触摸岁月沧桑,倾听历史回声,与古人对话。这一愿景的抵达,则有赖于今人精心的考量、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表达来呈现。
带回家还要记得住
当下,文创产品作为伴手礼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在国家博物馆一层纪念品区,一款杏林春燕冰箱贴深受游客青睐。这款冰箱贴的文创元素来自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清代粉彩杏林春燕纹瓶。这只瓶子不仅画工精巧,而且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中国古代考进士时正值三月杏花开放,诗人把杏花称为“及第花”,燕子称为“吉祥鸟”。“杏林春燕”寓意美好,又以冰箱贴的形式融入生活,这样别具一格的礼物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
一件好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让观众把国宝文化带回家,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既是观众的心愿,也是博物馆人的实践。
近年来,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博物馆盘活馆藏文物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成果惠及民众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六三介绍,国博立足馆藏文物普查和研究基础,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器型纹饰、铭文释义等元素,使文创产品成为国家博物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此外,国博在文创产品的开发活动中还坚持充分尊重国宝、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注重文创产品的人性化等原则。
打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天猫旗舰店链接,销售量排名第一的商品是一款龙形金步摇夜光书签,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清代头饰镀金点翠鸟架步摇。
另一款商品青花束莲文盘女士丝巾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青花束莲纹盘。古代瓷器纹饰“一束莲”纹一直颇受古今文人的青睐,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之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以及一路连科、连生贵子、本固枝荣的吉祥寓意成为古代陶瓷器皿及艺术品上的主流纹饰。设计师将青花与“一束莲”纹完美结合,让中华传统文化与雅致风韵穿戴在身上,深受品位高雅的女士青睐。
文创产品是可移动的博物馆,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载体。“价格亲民、经济实用的文创产品深受欢迎,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今后国家还将加大对文博创意的奖励,持续鼓励文创产品收入反哺博物馆发展。作为“大文化”的一部分,文物工作要对经济社会作出贡献,文创产品开发将作为日后博物馆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
释放IP巨大能量
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的联姻,掀起了文创产品的营销热潮,但无论是文物的高仿品,还是由文物衍生出的创意产品,都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对此,李六三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需要立足于馆藏文物本身,也需要更多的专家和设计师加入,发掘蕴藏在文物中的造物思想,并转化为时代创造,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2016年初,国家博物馆在全国率先打造了“文创中国”平台。据李六三介绍,平台集艺术授权、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宣传推广于一体,可以让博物馆的IP资源通过“文创中国”得到与社会产业资源充分对接的机会,获得有效开发。
据了解,文创中国授权开发平台面向全国文博单位开放,由文博机构提供馆藏文物IP授权,由国博牵头将资源推介给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继而将设计方案与有实力的投资者对接,生产出的优质产品则直接在“文创中国”平台销售。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与开发副主任蒋名未介绍,不管是国博的IP还是其他博物馆的IP,都放到“文创中国”这个平台上来,IP价值最终由市场来决定。“可能有些博物馆界认可的国宝藏品,真正放到授权市场上却无人问津。而一个很一般的藏品,但是它背后很有故事,颜值还高,大家就会很喜欢。”蒋名未说。
当前,平台的主要工作是将博物馆的IP资源盘活,让公众关注这个IP的相关信息,之后通过平台打造明星IP。在打造明星IP的同时,把IP背后的故事与它所蕴含的文化传播出去,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体现。
国博率先在“文创中国”平台上线了400个文物IP,包含“国宝级”的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大盂鼎等。目前,全国已经有8家博物馆签约授权。为确保“文创中国”平台出品更多文创精品,国博将对设计师进行辅导,帮助他们了解文物内涵。每一件文创产品在批量生产之前,无论质量还是设计都需国博、阿里巴巴双方认可。
通过“文创中国”这个平台,博物馆方面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梳理、研究、组织好自己的资源,按合同约定提供IP资源,这样就不用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全产业链的工作。
李六三认为,平台的建立将更好地盘活文博领域的沉默资产,推动文博无形资产开发,规范文博授权交易市场,促进博物馆行业良性发展。
打造文创国家品牌
通过文创产品最大化传递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让文物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是国家博物馆的一项职责使命。拥有139万件国宝级文物的国家博物馆,在做好馆藏文物文创产品的同时,还要肩负起汇聚海内外文化资源、打造文创产品国家品牌的责任。
去年5月16日,国博与上海自贸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文创中国”线下运营中心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一支275人的经营管理团队随即成立。“这个项目不仅对国博,对促进整个文博行业文创产业发展转型都具有深刻意义。”据李六三介绍,今年6月国博开通了“速卖通”网店,覆盖150余个国家,在上海自贸区和阿里巴巴的支持下,顺利实现跨境交易,真正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博物馆自身是没有对外贸易职能的,通过自贸区这一平台,能够帮助文创产品实现跨境交易,这一战略性选择为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李六三认为,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盈利模式已经非常清晰,日后必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李六三勾画着更美好的蓝图:下一步,国家博物馆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与动漫影视相结合,与中国动漫集团和上海东方梦工厂合作,开发一系列动漫影视衍生品,把国宝故事用动漫影视形式加工升华,让国宝文化形成更大影响力。
可以预见,这将是国家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上新的增长点。局面打开后,国家博物馆将会成为文化产业新的标杆。“对偏远地区的中小博物馆而言,要做好文创产品,首先要梳理好自己的文化资源,而不是一窝蜂地去生产冰箱贴、书签等。”李六三建议。
“在产业化发展这条道路上,国家博物馆应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不能仅依靠产品数量取胜,而是要联合同行一道寻找出路,打造更宽广的平台为把整个行业的文博资源调动起来提供支持和服务,以形成更大产业规模。”李六三说。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 姜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