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创产业 > 文创资讯
文创资讯

优化商户结构 提升文化品位 潘家园文创升级

发布时间:2017-12-04
   旧货越来越少,文创越来越多,25岁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如今越活越年轻。
 
  近两年,通过对市场商户结构的优化,潘家园已有1200多家批发类小商户离开。与此同时,市场大力引进非遗大师和非遗手工艺品,加大对文创产品的挖掘。市场现有商户中,非遗类商户将近1300家,占比达三成。这一走一来,潘家园市场的文化味儿提升了不少。
 
  “大路货”商品不吃香
 
  上午8点半,潘家园开市,大大小小的商户冒着寒风从四处赶来。瓷器、雕塑、手串,行李箱中各种各样的宝贝被一件一件取出来,整整齐齐摆放好。一天的摆摊儿开始了。
 
  记者注意到,在市场东门口附近的地摊区还有一些空摊位,摊位地面上张贴着市场管理部“此摊位暂停使用”的提示语。市场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摊位的摊主是最近才离开的,原来使用这些摊位的基本上都是批发菩提子、手串等“大路货”商品的小商户。
 
  潘家园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他们对市场内的商户进行了全面摸底和分析,根据商品品类占有情况,决定减少缺少文化味儿、同质化严重的小商户。2016年,潘家园市场共有1009户此类商户离开。今年截至目前,又有208家此类商户离开了潘家园。
 
  这些小商户的离开,既有市场的推动,也跟这种业态不景气有一定关系。市场北门附近的核雕商户高宏利来潘家园将近10年,他明显感觉到,现在来逛潘家园的,很少有人再看得上几十块钱的、由机器雕出来的东西,“消费者更懂行了,对全手工雕出来的东西更感兴趣。”批发类商户要是不转型,活得会越来越难。
 
  千余家商户离开,潘家园市场往日里那种乌泱乌泱的拥挤场景,已有不小的改观。
 
  非遗大师和产品“请进来”
 
  “除了把不合适的‘请出去’,更重要的是把非遗技艺、文化创意的特色商户、大师‘请进来’。”潘家园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天津泥人张是首批国家级非遗。前段时间,泥人张在北京地区的市场负责人董玉泉,带着精美的泥塑来潘家园参加一个展览,不想却被市场方看中,市场方面希望泥人张能到潘家园来。而董玉泉也正愁着原来在欢乐谷的门店销售不见起色,希望找个更好的平台展示泥人张。
 
  双方一拍即合,上月底,泥人张落户潘家园。
 
  在一排古玩摊中,色彩鲜艳的泥人张雕塑非常吸引游客的眼球。董玉泉说,很多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很喜欢,都拿手机拍照,像寿星、生肖、脸谱系列,每天都能卖出不少,才来一个月,销售情况很不错。
 
  这几年,潘家园一直在加大对非遗大师、非遗手工艺品的引入,目前已初具规模。根据市场最新统计,市场里经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作品的商户,有1298家,占比达三成,其中国家级非遗产品更是多达1048家。
 
  这千余家商户经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34种不同类别的、与非遗有关的产品,如衡水的鼻烟壶、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宜兴的紫砂、台湾的交趾陶、景德镇的瓷器、北京的景泰蓝、北京的聚元号弓箭……潘家园可谓是全国非遗产品汇聚的大舞台。
 
  潘家园打造文创大IP
 
  到潘家园,不就是去淘老物件儿吗?这是很多人对潘家园的固有印象。不过,以后淘宝客到潘家园,除了能看到各种有年代感的文玩外,还能看到更多精心设计的文创产品。
 
  据介绍,守着这么多的非遗资源,市场每年都定期举办非遗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和年味儿十足的春节交易会,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技艺传承和商品交易搭建舞台。
 
  “非遗商户、商品在市场已经达到足够的数量和体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非遗商品的品质、品类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市场相关负责人说,仅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舞台还远远不够,传统技艺只有讨得年轻人的欢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目前,潘家园正在尝试“活化”利用这些传统技艺,联合打造潘家园的文创大IP(即知识产权)。据了解,潘家园将于年底推出的“潘一念”“潘家园督造”“潘家园造办”等自营文创品牌,就是要直接与这些非遗匠人合作,设计出一些融合传统工艺、做工精良,同时兼具美感和实用功能的文创产品。
 
  此外,潘家园还引入了一些文创企业,如景德镇手绘商户、手工编绳工艺创新店铺,蜗牛皮具、青花之美瓷片文创产品等,这些新颖的手工艺品,同样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

qrcode_for_gh_6f0999eb62c5_344.jpg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我要留言 TOP